丝袜小说

听新闻
放大镜
丝袜小说 网 > 要闻 > 正文
第41个教师节来临!教师法修改有这样几个关注点
2025-09-09 16:28: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现行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迄今已逾30年,其间于2009年进行过一次修正。教师法的制定与实施,对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管理法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教师队伍的规模、质量、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群体在权益保障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教师法的部分内容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和教育理念变化,无法满足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亟待完善。

近年来,修订教师法的呼声日益高涨。教师法修改已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全国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关于修改教师法的议案,建议加快教师法修改进程,通过法律的完善,切实为教师群体保驾护航,让广大教师能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

完善教育惩戒权相关规定

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是维护教师尊严、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重要手段。教育惩戒权的明确界定,是各级教育阶段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教师张琼丽拥有15年一线教学经验,她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发现,因法律规定的界限模糊,导致有的教师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方面有所顾虑。

“根据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究竟何为体罚、怎样的行为构成体罚,目前都属于法律空白。”张琼丽建议尽快修改教师法,明确界定体罚,为教师正常行使权利提供保障。

她同时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目前的规范性文件多聚焦教师行为管理、师德师风建设,缺乏针对教师惩戒权利的规定,应制定分级惩戒标准,如对轻微课堂违纪学生进行训诫、行为矫正等,明确这些行为在合理范围内,教师可免责。”张琼丽说。

“现实中,教师不敢管理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发生教师因管理教育学生遭遇报复打击等伤害事件,核心原因在于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权利缺乏明确法律依据。”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丁建宁建议在教师法第七条第三款“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基础上,明确教师对学生的惩戒权利,同时清晰界定惩戒的前提及流程。

对于如何完善教师惩戒权的规定,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梁西圣认为,可以在确立法律身份、保障待遇、专业发展权的基础上,从建立师生教育共同体角度出发,建立针对教师尊严的保障条款以及赋予其合理的教育惩戒权。

他同时建议,在规定教师基本权利之外,通过立法增加教师特别保护条款和免责制度。此外,还应确立“允许条款”的负面清单和“禁止性条款”的负面清单,规范界定教育惩戒权和管教权,既不让其走向失范,又让其发挥教育应有的正向作用。

进一步拓展教师进修培训权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师进修培训权的拓展成为关注焦点。

“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速度与深度前所未有,产业变革催生新教育形态,学科专业设置持续调整优化,教育教学范式重构,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丁建宁指出,教师要适应教育新形态、新范式,重塑传统知识结构与教学理念,面临巨大挑战,这不仅导致教师成长发展困境,还会引发职业焦虑。

丁建宁建议,国家需结合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布局,紧扣“数字化+教学”“AI+教学”等新技术应用,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体系化设计,有组织地开展教师能力塑造,并在政策机制创新与资源条件保障上给予重点支持。同时,高校既要对教师发展能力提升提出要求,更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发展平台,提供政策支持,让教师在培训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更好地应对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

系统构建教师权利救济制度

完备有效的权利救济制度是依法治教的重要表现,是维护教师队伍稳定壮大的必要举措。

教师法虽然针对教师权利救济确立了申诉制度,但在实践操作中,教师申诉制度暴露出程序规则不完善、受理机关缺乏公正性、处理结果不明确等诸多问题,未能真正发挥出申诉制度在化解教师与学校矛盾纠纷、保障教师权益方面的优势。

在梁西圣看来,教师权利义务的设置缺乏体系性和可操作性、教师权利救济弱化的现象不容忽视。救济权作为教师基本权利的组成部分,未来立法或教育法典的编纂应当建立受理机构专门化、程序规范化、体系完整衔接的救济制度。

他建议建立科学、规范和相对独立权威的教师申诉委员会,参照司法程序,明确教师申诉制度的专业性全流程程序性规定,强化申诉处理决定的效力。整合教师权利救济的申诉、仲裁、诉讼衔接机制,打通“申诉—仲裁—复议诉讼”的递进式救济体系,让教师权利保障和权利救济真正落地。

作者:朱宁宁  编辑:王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