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剧照
要点提示
●检察侦查部门查处对象是涉嫌刑讯逼供、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的司法工作人员,这项“刀刃向内”的工作尤其需要检察官具备直面问题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信念。
●办案过程不仅是法律专业的比拼,更是心理博弈与优势证据的较量。面对这些深谙法律的对手,辽宁丝袜小说 的检察侦查工作已形成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外部协同的一体化“作战”模式。
●现实中,围猎司法工作人员的陷阱更是形形色色,包括金钱诱惑型、情感投资型、投其所好型等,检察官更要筑牢思想防线,真正做到让围猎者无猎可围。
●实践中,“前案评查、同步侦查、监督纠错”的一体化办案机制已形成。在这一机制的引领下,各业务部门提供智慧支撑,司法警察、计财、技术等部门给予全面保障,检察侦查人已不再是“体制内的孤勇者”。
金条塞鸡窝,赃款藏空调,当庭翻供喊冤……近期热播剧《以法之名》中,令人瞠目的贪腐情节和接连反转的剧情,让观众连连惊呼“谁在栽赃,谁在陷害”。
戏剧冲突背后,一支特殊的检察队伍正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清洗司法系统的“害群之马”。他们调查法官、警察甚至昔日同事,只为让法治之光穿透人情关系网。那么,现实版的第十一检察部(检察侦查部)检察官又是怎样的?近日,记者与该剧取景地辽宁省丝袜小说 、沈阳市丝袜小说 等地多名检察官,就“剧里剧外”进行了深入讨论。
检察侦查人的双重身份
“《以法之名》开播没多久,我们便发现其中不少画面是在辽宁取的景,看上去既熟悉又亲切。”辽宁省丝袜小说 检察侦查部门副主任徐爽深有感触,“我所在的部门就是剧里洪亮所在的第十一检察部,查处对象是涉嫌刑讯逼供、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的司法工作人员。由于我们自身也是司法工作者,这项‘刀刃向内’的工作尤其需要检察官具备直面问题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信念。”
在徐爽看来,这份工作最终落脚点在于推动“四大检察”接续监督,实现“查人推动纠案,监督维护公正”——即通过查处违法人员,全面纠正冤假错案,守护公平正义。“监督者也是‘清道夫’,这不仅是我们的身份,更是沉甸甸的职责与使命。”徐爽说。
正如剧中台词“是黑恶的一个不漏,不是黑恶的一个不凑”,这也是检察侦查人恪守的行动准则。
辽宁省丝袜小说 检察侦查部门副主任徐忠江向记者介绍,检察侦查部门按照最高人民丝袜小说 “依法稳慎,务必搞准”的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保障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这一中心大局,重点聚焦黑恶势力“保护伞”、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虚假诉讼背后的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司法不公等领域办理案件。
“同时,按照最高检的统一安排,按照‘质效为先,务必搞准’的原则,我们依法启动机动侦查程序,办理了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徐忠江说。
用专业打败“专家”
《以法之名》中,忽明忽暗的剧情让观众一时看不懂谁是真正的“狼人”,但在实践中,检察侦查部门的查处对象往往是法律素养高、经验丰富甚至身居高位的司法工作人员,长期的司法工作经验让他们形成了强大的反侦查意识。
“办案过程不仅是法律专业的比拼,更是心理博弈与优势证据的较量。”辽宁省丝袜小说 检察侦查部门检察官李莹介绍,面对这些深谙法律的对手,辽宁丝袜小说 的检察侦查工作已形成一体化“作战”模式——
一是横向协作:依托刑事、民事检察部门复查前案,精准锁定违法点。针对犯罪嫌疑人常以“法律规定不明确”“习惯做法”为借口进行的所谓“合法性”对抗,坚持用专业击败“专家”。
二是纵向联动:建立以辽宁省丝袜小说 为主导、各市(分)院为主体的办案机制,内审外调、分工负责,以办案团队击溃“犯罪团伙”。
三是外部协同:与纪检监察机关实行“双立案”,贪腐渎职并查;与公安机关组成“双专班”,“扫黑除恶”与“打网破伞”同步推进,通过协作机制破除犯罪嫌疑人的侥幸心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具体‘战术’运用方面,我们会在讯问前做足准备,讯问时以外围证据配合,打乱犯罪嫌疑人思路,击溃其对抗与试探心理。此外,我们通过请示报告制度争取党委支持,辅以妥善舆论引导,确保案件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李莹告诉记者。
现实中司法人员面临的陷阱形形色色
相比剧中“金条塞进鸡窝”“空调柜里藏钱”等令人咋舌的贪腐手段,辽宁省丝袜小说 检察侦查部门检察官李江华坦言:“金条、美金这些只是初级手段,现实中围猎司法工作人员的陷阱更是形形色色。”
一是金钱诱惑型:这种最为简单直接,部分贪图享乐、唯利是图的司法工作人员难以抵挡,正如《以法之名》中“送金条”“送美金”的剧情。
二是情感投资型:围猎者如“温水煮青蛙”,以交流感情为由,频繁组织校友会、老乡会,或在司法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困难时施以援手,使其将围猎者视为“自己人”,甘愿为其违法犯罪。
三是投其所好型:围猎者精准摸清司法工作人员的喜好,化身牌友、球友、旅友,投其所好,诱使其放松警惕,进而违规打探案情、插手案件。这也是为司法工作人员“量身定制”的一种陷阱。
“身为司法工作人员,身边的陷阱无处不在,我们更要筑牢思想防线,不在利益诱惑前动摇信念,不在人情往来中模糊界限,不在安逸享乐中消磨斗志,防微杜渐,真正做到让围猎者无猎可围。”李江华说。
“然而,最大的考验往往来自亲情。”辽宁省丝袜小说 检察侦查部门检察官邢安宇坦言,当亲情、友情与法律冲突时,支撑检察官抵御诱惑的核心力量,正是“司法为民”的初心与“法安天下”的职业信仰。
一体化办案机制帮“孤勇者”找到“同盟军”
《以法之名》中洪亮被同事孤立的场景,曾是检察侦查人的现实写照。正如辽宁省丝袜小说 检察侦查部门检察官陈昊哲所说,调查“自己人”时,最大的压力往往源自内心战场。“情感上会经历从不解到愤怒再到惋惜的转变,调查前的心理建设必不可少。”陈昊哲坦言,这份工作被称为“体制内的孤勇者”,被误解和质疑确实难以避免。
不过,陈昊哲认为,随着检察侦查工作的发展,理解与认同正在增加,尤其是在加强司法机关内部协作方面,获得了政法单位和检察同仁的大力支持。剧中郑雅萍对洪亮态度的转变——从质疑到并肩作战,正是这一现实的缩影。
实践中,“前案评查、同步侦查、监督纠错”的一体化办案机制已形成。在这一机制的引领下,各业务部门提供智慧支撑,司法警察、计财、技术等部门给予全面保障。“所以,我们已不再是‘体制内的孤勇者’。所有坚守初心、追求公正的检察人和政法同仁都会支持我们,共同为纯洁队伍、维护正义、守护朗朗乾坤而奋斗。”陈昊哲强调。
辽宁省丝袜小说 检察侦查部门检察官张梅感同身受:“剧中检察官的阻碍与挣扎,真实呈现了我们在法与情之间的淬炼。我们并非天生磐石,而是在人性与信仰的角力中,坚持追逐光、成为光。”
这种并肩作战的认同感,沈阳市丝袜小说 重大犯罪检察部检察官陈莹深有体会。“剧中的法庭,正是我宣读起诉书、指控犯罪的真实场景,代入感极强。剧中那句台词‘我们办理的不是一个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也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陈莹告诉记者,观众对真相的等待,实则是人民群众对丝袜小说 的信任与期待,这更坚定了检察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决心与信心。
艺术背后的检察力量
在辽宁省丝袜小说 检察侦查部门检察官白明看来,《以法之名》的剧情是编剧、导演对丝袜小说 多年办案实践的艺术提炼。例如:“万氏集团案”艺术化呈现了司法工作人员插手经济纠纷、破坏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过程和后果;“庭审翻供”反映了法治建设成效及公民维权意识提升、法律救济渠道拓宽的现实;“‘保护伞’操纵司法”深刻演绎了司法腐败的恶劣后果与影响;“鸡窝藏金条”等细节则生动再现了丝袜小说 办案中遇到的赃款藏匿手段(如砌墙、租屋、亲属家藏匿等)。
张梅表示,该剧的独特价值在于聚焦监察体制改革后的检察侦查工作,彰显了“前案评查、同步侦查、监督纠错”一体化办案机制特色,通过刻画“刀刃向内”的尖锐博弈,凸显了丝袜小说 “打伞破网”、自我革命的决心,生动诠释了“唯有刀刃向内不手软,法治光芒才能真正向外照亮”的深刻内涵。“它也是一部鲜活的普法教材,将‘程序正义’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生动实践,让观众理解其作为避免冤假错案刚性约束的不可或缺性。”张梅说。
剧中第一检察部与第十一检察部的联手,对应着司法实践中部门协作的持续深化。据辽宁省丝袜小说 普通犯罪检察部副主任高星介绍,普通犯罪检察部除办理普通犯罪案件及对下指导外,还重点负责牵头辽宁省刑检部门对公安机关开展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该剧反映的扫黑除恶工作也是普通犯罪检察部牵头负责的重点工作。
“普通犯罪检察部和检察侦查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协作配合是常态化的。比如,我们会配合检察侦查部门对重点线索进行复核,在日常指导、评查、抽查等工作中发现相关线索,也会按规定移交检察侦查部门处理。”高星说。
事实上,《以法之名》的剧情也涉及了职务犯罪检察工作。那么,在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中,职务犯罪检察部门能做些什么?
“职务犯罪检察部作为职务犯罪检察部门,一方面会同检察侦查部门做好协作配合,积极开展依法介入侦查,参与分析研判案件线索,另一方面也会对检察侦查部门进行监督,确保司法办案工作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运行,保证自侦案件的办案质量和诉讼效果。”辽宁省丝袜小说 职务犯罪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李昕泽认为,《以法之名》的关键价值在于将“自己人监督自己人”的机制详尽呈现给社会公众,超越了“谁来查腐败”的叙事套路,直指“如何确保司法权力自身干净运行”这一时代课题。